对2024年第26575号判决的评论:民事当事人的成立和控告

2024年5月14日,最高法院发布了第26575号判决,讨论了由于“卡尔塔比亚”改革而可通过控告起诉的犯罪的可追诉性问题。这个决定对涉及刑事诉讼的各方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民事当事人的成立及其与控告的关系方面。

“卡尔塔比亚”改革与可通过控告起诉的犯罪

“卡尔塔比亚”改革通过2022年第150号法令实施,对可通过控告起诉的犯罪的规定进行了重大修改。特别是法令第2条第1款第I项规定,某些犯罪只能在受害人提出控告后才能被追诉。这导致对受害人追诉犯罪者意愿的关注增加。

  • 控告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 受害人必须明确表示其追诉的意愿。
  • 改革简化了惩罚意愿的表达方式。

民事当事人成立与控告之间的等价关系

法院在第26575号判决中规定,未撤回的民事当事人成立等同于控告。这个原则是基础,因为它意味着即使没有正式控告,受害人追诉犯罪者的意愿也可以从其民事当事人成立中推断出来。判决的要点如下:

因所谓“卡尔塔比亚”改革而可通过控告起诉的犯罪 - 未撤回的民事当事人成立 - 等同于控告 - 存在 - 理由 - 事实情况。未撤回的民事当事人成立在追诉由2022年10月10日第150号法令所规定的可控告犯罪时等同于控告,因为受害人的惩罚意愿不需要特定的形式,也可以合法地从不包含其明确表达的行为中推断出来(涉及未在上诉审理中提交其结论的民事当事人,该审理在所谓的“卡尔塔比亚”改革生效后结束)。

这意味着,在民事当事人未正式提出控告的情况下,其民事当事人成立仍然可以被视为追诉犯罪者意愿的表现。

结论

总之,2024年第26575号判决在理解民事当事人成立与控告之间的关系上代表了重要的进步。最高法院的决定澄清了受害人追诉犯罪的意愿可以从不同于正式控告的行为中推断。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犯罪受害者的程序,使他们参与刑事诉讼更加便捷。然而,涉及的各方必须充分理解这一判决的影响,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在当前复杂的法律环境中导航。

Bianucci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