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第10131号命令的评论:案件的终止和上诉程序中的救济措施

2024年4月15日,由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0131号命令,提供了关于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80-bis条加速裁决上诉程序的重要澄清。该判决是在2022年第149号法令引入的民事诉讼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强调了在提出案件简要结案请求后未提出裁决请求的后果。

法律背景和事实情况

根据命令的规定,未提出裁决请求会导致案件的终止,这意味着法官必须通过法令宣布该终止。在这一特定情况下,法院将终止请求的撤回重新定性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91条的反对请求,并因此因未在终止令通知后的十天期限内提出而宣布其不予受理。

  • 案件简要结案请求是上诉程序中的关键步骤。
  • 十天的期限是强制性的,未遵守将导致反对请求不被受理。
  • 对终止法令唯一可行的救济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91条提出的反对请求。

判决的原则及其意义

一般而言。 关于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80-bis条加速裁决上诉程序(根据2022年第149号法令修订的文本),在提出案件简要结案请求后,未提交裁决请求将导致案件的终止,该终止应通过法令声明,而对该法令唯一可行的救济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91条提出的反对请求,须在终止法令通知后的十天内提出,逾期将不予受理。(在本案中,最高法院将撤回终止法令的请求重新定性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91条的反对请求,并宣布其不予受理,因为提出的时间超出了十天的期限。)

这一原则强调了及时使用法律救济的重要性。最高法院通过这一裁决重申,遵守程序期限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辩护的有效性,也是为了法律系统的良好运作。立法者希望简化程序,但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特别警惕,并准备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请求。

结论

总之,2024年第10131号命令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澄清了在上诉背景下未提出裁决请求的后果。该判决提醒我们,及时性和遵守程序期限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案件终止和确保公正审判至关重要。律师和参与程序的当事人必须始终保持信息灵通,并准备遵守法律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免损害自身的权利。

Bianucci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