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尤其是在地震危险区,是我们法律体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须遵守严格的法规,以保障公众安全。最高法院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公布的第 19871 号判决书中,根据第 380/2001 号总统令,阐明了地震区未申报和未经授权开工的违规行为的法律性质。这一裁决对于专业人士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界定了刑事责任的含义。
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涉及违反抗震法规的行为,特别是 2001 年 6 月 6 日第 380 号总统令(建筑统一法)的第 93、94 和 95 条。这些规定对在地震区作业的人员提出了明确的义务:提前申报工程、提交结构设计并获得授权后方可开工。不遵守这些规定构成犯罪,其严重程度与对人类生命和建筑完整性造成的风险成正比。该判决由 A. G. 博士担任报告员,V. D. N. 博士担任庭长,重申了公共安全的一个关键原则。
第 19871/2025 号判决书的核心在于确认相关违规行为具有“持续性犯罪”的性质。对受保护的法律利益(公共安全)的侵犯会持续存在。犯罪的完成并非仅仅因为未经授权开工,而是只要非法行为持续存在,犯罪就会持续。在违反抗震规定方面,只要未经授权或未申报的工程仍然存在,对公众造成的危险就会持续存在。这一区别对于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至关重要。
关于违反抗震法规的行为,第 380/2001 年 6 月 6 日第 380 号总统令第 95 条的违规行为,如果涉及未申报工程、未提交设计以及未经事先授权即开工,违反了上述第 93 条和第 94 条的义务,则构成“持续完成”的犯罪事实,具有持续性犯罪的性质,其完成因对受保护的公共安全法律利益的侵犯持续存在而持续,直到当事人履行上述法律义务或工程完工时才停止。
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至关重要。它明确了犯罪行为并非在开始无证施工的那一刻就结束,而是只要违章建筑持续存在,犯罪就会每天继续存在。“受保护的利益”是“公共安全”,即所有公民的安全。只要建筑物不符合规定或未得到规范,危险就会持续存在,非法行为也随之持续。只有当当事人通过申报工程和提交设计来规范化,或者在工程完工时(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后续会规范化或当局会介入),犯罪才会停止。
犯罪的持续性对诉讼时效有直接影响。《刑法典》第 157 条规定,对于持续性犯罪,诉讼时效的期限从持续性停止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只要地震区的违章建筑未得到规范或完工,诉讼时效的期限就不会开始计算,从而延长了刑事责任的脆弱性。最高法院一贯重申这一原则。构成犯罪的典型违规行为包括:
最高法院第 19871/2025 号判决书加强了遵守抗震法规的必要性。将第 380/2001 号总统令第 93、94 和 95 条的违规行为定性为持续性犯罪是一个明确的警告:建筑安全是不可剥夺的价值,对其的违反会带来持续的责任。在地震区开始任何工程之前,采取谨慎措施,获得授权并提交所需文件至关重要。及时规范化可以避免刑事处罚,并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本律师事务所可为您提供建筑和城市规划法律方面的咨询服务。